雲水閣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您没有登录。 请登录注册

[戛纳电影节获奖影片]樱桃的滋味-第50-届金棕榈大奖

向下  留言 [第1页/共1页]

gao9.cn

gao9.cn



[戛纳电影节获奖影片]樱桃的滋味-第50-届金棕榈大奖 34649751

年代: 1997
  地区: 伊朗 / 法国 (更多...)
  片长: 95 min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
  演员:Abdolrahman Bagheri
  Afshin Khorshid Bakhtiari
  Homayon Ershadi
  Safar Ali Moradi
  Mir Hossein Noori
  Ahmad Ansari
  语言:波斯语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编剧: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
  类型: 剧情
  别名: 樱桃的滋味(中)/樱桃的滋味(台)/樱桃之味(港)
  分级:英国:15 瑞典:Btl 芬兰:S 西班牙:13 阿根廷:13 葡萄牙:M/12 巴西:12 新加坡:PG 匈牙利:14
  获奖:1997年第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编辑本段]剧情简介
  一个面色疲惫的中年男人巴迪厌弃了生命,准备自杀。他在一棵樱桃树下挖了一个坑,然后开着车在德黑兰郊外转悠,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寻找一位适合的人,等待他自杀之后,帮他收尸。一路上他分别遇到了阿富汗人、库德人、土耳其人、囚犯、士兵。巴迪以闲话家常似的口吻与他们攀谈自身的家庭、工作、以及经济生活的状况;有时,还邀请他们上车,载他们一程。但他们都由于种种原因拒绝了他,有的因为恐惧,有的出于宗教上的顾忌,有的则基于人道主义上的考虑。
  巴迪陷入了绝望,无奈之中,他只好去找这名工人的阿富汗老乡,他是一名神学院的学生。由于阿富汗正在打仗,他只能背井离乡来伊朗学习古兰经。在谈话中,巴迪得知这名学生是在靠暑假干苦力挣来的钱交学费,于是便问他想不想借这个机会挣一笔钱,从而可以安安心心地去学习。
  在了解了巴迪的意图后,神学院学生非但没有接受他提供的工作,反而用可兰经的教义来劝说他放弃自杀的念头,因为在经书上写着,杀人与自杀都是对神的亵渎和违背。看到他执着的神态,巴迪只好开车将他送回到工地。
  最后一位坐上巴迪的车的是名叫巴格里的老人,在听清了巴迪的意图后,他开始一路劝说巴迪多去想想生活的意义。老人说他也曾有过自杀的念头,当年他带着一根绳子去树林里上吊,当他好不容易把绳子拴在树枝上时,他的手恰好碰到了树上的樱桃。樱桃甜美的滋味使他放弃了原来的想法,从此他也觉得日出日落竟然是如此之美。
  巴迪默默地将巴格里送到了他工作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前,仍然希望老人明天清晨来洞穴找他。老人表示,为了他患贫血而无钱治病的孩子,他愿意接受巴迪的请求,但他更希望巴迪不要这样做。
  送走老人,巴迪仍然感到不放心,他又跑进博物馆里找他,已经换上工作服的老人满脸不快地走了出来,让巴迪只管放心地回去。
  巴迪在夕阳中一直坐到天黑。夜晚,他从家里开车出来,来到了那棵树前,躺在了洞穴里,晚上,他独自躺在大伞一样的樱桃树下,仰望着茫茫夜空,渐渐露出了平静的微笑,发现生命的滋味宛如樱桃般美好。
[编辑本段]电影评论
  《樱桃的滋味》The Taste of Cherry/Tam e Guilass,是伊朗导演阿巴斯1997年的作品,表达了导演在"限制和自由的矛盾中"形成的对生死的看法。影片因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哲学思考,在世界影坛引起轰动。
  影片的主人公巴迪,一位面色阴郁的中年人,似乎再也无法找到一个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于是自然的,他选择了死亡,在生命的列车抵达终点之前提前下车。虽然他做出了这个选择,但他并不是个草率的人,这从他对身后事的考虑上可以看出。他想到死后要么是亲人收尸、敛葬,这对他们来说或多或少要造成痛苦,起码是不安;要么曝尸野外,让没有头脑的低等动物果腹。这些巴迪先生都不愿意,于是他为自己的死亡做了一个异于常人的安排:在一棵樱桃树下挖个坑,前一天晚上吞下大量安眠药,然后到坑里躺下,第二天早晨,让人来到坑边叫他两声,若仍能回答,则将自己救起;若悄无声息,不管睡得太沉或真的死去,则用20锹土将其掩埋,然后这个人就可以得到巴迪先生留给他的20万里亚尔(伊朗货币单位)。所有的计划都很周密,--包括用多少锹土。现在巴迪先生只要找到一个帮助他完成计划的人,于是他开着汽车在茫茫人海中寻觅。影片就从这里开始。
  主人公开着汽车寻寻觅觅,这在阿巴斯的影片中不是第一次,《生命在继续》中主人公也开着车不停询问路人两个孩子的消息,他担心他们在地震中丧生。两部形式上类似?"汽车电影"在主题上却恰恰相反,《生命在继续》主人公寻找的是生的希望,而《樱桃的滋味》中这位巴迪先生却在寻找死的希望。他为什么选择死亡?影片没有说。作为电影导演,基亚罗斯塔米尊重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和隐私:他没有进入主人公的寓所里拍摄,没有试图探究主人公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而打算自杀,在没有对其行为动机做出判断的情况下就赋予了他选择死亡的权力。他解释说:"在上帝和社会准则看来,选择死亡是人类能够拥有的唯一特权,因为我们生命中的一切在我们出生时几乎都已注定:我们的出生日期和地点,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家,我们的国籍,我们的文化……"可是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这一最初选择的不自由是决定性的。你可以自由地呼吸空气、享受阳光,拥有后现代工业文明创造的一切便利。从出生到死亡,你在这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可以在所处制度的许可下"自由"地生活,凭自己的意愿选择朋友、婚姻、工作等等,可是这能说明在出生之外,我们就是自由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决定性的不自由揭下了这一切"自由"的虚伪面具,--从一开始,我们就是生命的奴隶。我们强调的种种"自由"不过是排解无奈、掩饰绝望的自我安慰。这其中最具欺骗性的就是,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死亡。--如阿巴斯为我们虚构的故事。阿巴斯把这个假设做到了极致,主人公巴迪是一个为死而死的人--没有过去,我们不了解他的出生,以及他出生后的所有事情。一个没有过去的人我们才能认可他的自由,--阿巴斯没有再好的选择了。但即使这样一个人,他也无法自由地选择死,否则他何必为安排自己的后事而大费周章?所以与其说他是在寻找一个助他完成自杀的帮手和见证人,不如说他需要一个沟通者--一个对他的行为做出评价的人。
  这样一来,不由得人们对他的死亡动机产生怀疑,而且阿巴斯还或隐或显地强调着这些疑点。影片开始的约十分钟里,巴迪开着车在一个劳务市场内转悠,很多急于寻找工作的人上前搭讪,他一一回绝了。按理说,这些人应是他的首选,他们只看重工资,不会计较干什么。巴迪却不找他们,那么他找了些什么人呢?一个士兵,一个神学院学生和一个博物馆标本制作师。仍是个孩子的士兵被巴迪的想法惊呆了,显然他认为巴迪疯了,所以在惊恐中逃之夭夭;接下来是神学院学生,如果巴迪真的要找个自杀的帮手,那么他的这个选择是错到家了,伊斯兰教禁止自杀,他却找一个《古兰经》的虔诚捍卫者帮自己自杀,结果可想而知;最后的标本制作师更像一位哲学家,他说的道理虽浅显,但足以拯救巴迪濒临绝望的心灵,听听他的话,每一句都打动人的心灵:
  你感到绝望是吗?你不想再看看黎明时分金灿灿的太阳吗?你看到过月亮吗?你不想再看看星星吗?你想闭上自己的眼睛吗?另一个世界的人还想到这个世界上看看呢,你倒想跑到另一个世界去!……你不想再喝点儿泉水吗?你不想用这水洗洗脸吗?……夏天有夏天的水果,秋天有秋天的水果,春天和冬天也都有那时的水果。没有一个做母亲的能够为自己的孩子把如此多的水果都储存在冰箱里,做母亲的为自己的孩子做的事情不会像神为他的造物做的事情那么多。你想否定一切吗?你想放弃一切吗?你想放弃樱桃的滋味吗?别这样,我是你的朋友,我求你别这样!……" 面对这种心灵的沟通,主人公脸上死亡的忧郁不再那么浓重,他开始注意夕阳的美。在他仔细地量了体温,特意加了外套,坐着出租车--注意,他曾许诺将钱放在自己的车上,让掩埋他的人带走,而此时却乘出租车去,如果不是骗局,那么只可能是他已经改变主意了!--来到自己的"坟墓"中躺下,在闪电的刹那照射下,巴迪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之后长时间的黑画面,导演将思考的时间留给了观众,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猜测巴迪的选择。其实一切都很清楚,谁都不愿放弃樱桃的滋味,不愿放弃如樱桃般甘美的生活。这应当是巴迪,还有我们,所有人的选择!
  我们认同作为个人有选择死亡的自由,仅此而已,因为这件事情的可操作性极低。自从我们被动地出生,作为一个生命体存在于这世界那一刻起,死亡就在某个地方等待我们。种种生存体验和个人历史将死亡的意义解释得很特殊,人们更多选择回避,而不是坦然面对它。即使像巴迪先生这样可以忽略其历史与身世的人也无法自由地行使结束生命的权力。阿巴斯的意图是想说明,所谓"自由"地选择死亡只存在理论上的意义。多么令人绝望的结论!阿巴斯说有人笃信,自由选择死亡的刹那生命从此为自己掌控,在瞬间得到永恒。事实却令人失望……"我们隐约看见存在主义的幽灵在阿巴斯的话里闪现。因为出生,我们有了选择死亡的权力,又恰恰因为出生后的经历,我们努力放弃这个权力。这个悖论使我们陷入永恒的绝望。我们可以是悲观主义者,但活着不能没有希望。怀着这样想法的阿巴斯用一颗樱桃将我们从这永恒绝望中解救出来。
  其实我们身边有些很简单的东西,就可以洞穿人生的无奈,比如阿巴斯的这颗"樱桃"。樱桃之轻与生命之重,因着阿巴斯的诗意想象而联系在一起,令人产生无限遐思,他将浓浓的人文关怀借着这种神奇水果的清甜甘美沁入每一位观众的心里。阿巴斯借助其风格独具的镜头语言、影像画面和视听元素完成了这一想象。
  使用长镜头拍摄的全景画面一直是阿巴斯的偏爱,在一个长达4分钟的静止长镜头中,巴迪的车在环形的盘山公路上缓慢移动,画外传来那位标本制作师苍老的声音,仿佛来自天际。山路的意象一次又一次不断盘旋着出现在我们眼前,或许人生就是这样漫长而痛苦,但阿巴斯觉得我们不该因此而放弃,即使一条路不通,还可以再有选择。这个镜头结束前,老人将巴迪引上另一条路,巴迪说:"我不认识这条路。"老人说:"可是我知道这条路,它更长,更美好,也更漂亮。我在这个沙漠里已经摸索了35年了。"这位历经生活沧桑,睿智而善良的老人将巴迪引向了新生之路。在这个场面-段落镜头里,所有元素都被我们尽收眼底,我们欣慰地看着巴迪转向了一条"更长更美好"的路,--生命在继续。在拍摄这些大全景画面时,阿巴斯极讲究构图的层次,光影的和谐,如影片即将结束时的一个大全景镜头,后景是美丽的落日和夕阳下宁静安详的城市,前景是主人公巴迪,他的脸上不再有死亡的气息,而是深深的对生的眷恋。整幅画面稳定细腻,像一幅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体现导演兼具了画家的敏感和诗人的气质。
  整部影片的四百多个镜头,只有最后的十几个镜头我们才看到花朵的五颜六色,树木草丛的郁郁葱葱,而这些大自然的本真色彩在这之前都被阿巴斯用滤镜滤去,只有一片灰黄,这种令人压抑窒息的主观色彩与主人公一心求死的灰色心境相得益彰,令人叫绝。
  影片的最后几个镜头里,导演阿巴斯不可思议地出现在银幕上。这段用手提摄影机拍摄的粗糙画面仿佛是阿巴斯给自己电影的签名,同时也是在提醒观众,"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正在观看的是一部影片。即使在看似非常真实的时刻……"--又一个阿巴斯式的狡黠。
  一部好电影的魅力在于意味的不可穷尽和气韵的无法言说。对于《樱桃的滋味》,我们只能说:阿巴斯“樱桃”,在这干枯冷漠的世界散发出的清香无可抵挡;阿巴斯的电影,使我们在永恒的绝望中得到救赎。
[编辑本段]幕后花絮
  《樱桃的滋味》表现了寻找死亡时发现生命的奇妙历程,探讨了在“限制和自由的矛盾中”对生死的看法,以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在世界影坛引起轰动,摘取了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影片即将结束时,是一个固定机位的镜头,长时间地对着躺在坟墓里百感交集的主人公的脸,随着电闪雷鸣,主人公隐约的泪光在黑暗中断续闪现,淅沥的雨声调节着万籁无声的画面,营造出庄严的仪式感。随后,出现了长时间的黑画面,让人思考:他会愿意放弃如樱桃般的生活吗?容易流于枯燥单调的哲学思考与美丽樱桃凝成一体,可谓风格独具。就在观众陷入深深思考之时,阿巴斯忽然用颗粒粗糙的记录片影像解构了之前花足心思营造的一切意象:摄影机、导演入画,告诉观众这只是拍戏。对于这样的结尾,看法不一,见仁见智。这无疑于阿巴斯的签名,霸气十足,充分体现了他任意主宰电影的手段。也有人对此结尾无法忍受,觉得阿巴斯是在“亲手搞坏他的电影”。
[编辑本段]影片解析
  整部影片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巴迪先生开车中度过的。巴迪先生开着车在城郊转来转去。巴迪先生为什么要转来转去呢?因为他要寻求帮助。他需要别人帮助他做什么呢?他要自杀,希望别人在他死后把他的尸体埋掉。
  影片通过朴实无华的粗砺的画面展示了荒凉贫瘠的土地,黄色成为影片的主色调,画面充斥着无边的荒漠,只是零星的几棵书给人以生命的迹象。伊朗确实是一个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干旱的气候、战争的创伤、周边的战乱无不在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与物质的落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伊朗人民的高尚的品质:导演把伊朗人民的优良品质加以挖掘,然后通过这样一部影片出来,这样这部影片既解读了民族文化特性,又具有了世界意义。
  《樱桃的滋味》以简洁朴实的影像和朴素感人的音乐巧妙的传达出了生命的真谛以及伊朗人对生命的独特看法。巴笛先生首先邀请一名年轻的士兵上车,然后以巨额金钱为报酬请求士兵在他死后把他的尸首埋掉。尽管这个士兵非常缺钱,但是他还是拒绝了巴迪先生的请求,用他的话说就是他没有埋过死人。当巴迪先生在路上行使时,忽然他的车冲出路面,一个车轮悬空了,这时很多在山坡上工作的人马上过来帮着把车推上了路面,有一个镜头对准了一个正在推车的老人,他正面对着摄影机,脸上充满了淳朴的笑容。世界上还有什么笑容能比这样的笑容更美丽呢?伊朗人民这种淳朴热情的民风深深的感动了我。后来巴迪又请求一个值班的人帮忙,但是他坚守工作岗位。然后巴迪有请求一个神学院的学生帮忙,这个学生则认为:上帝创造了生命,怎么能去毁灭一个生命呢?杀自己也是杀人。然后他又请求一个在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的老人帮忙,老人对巴迪讲了许多,通过老人之口,片名的含义被解释了出来:樱桃是甜的,世界上还有许多像樱桃一样甜美的事情,不要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轻生,生命是美好的,应当珍惜生命。不过老人最后还是答应了巴迪的请求。
  这部影片表现了一种乐观的精神,对于百废待兴的伊朗及其人民来说不失是一种巨大的鼓舞。
  这部影片是一部充满问题的影片。巴迪为什么要自杀?影片没有明确交代。有一处,巴迪说∶上帝创造人类,但是当人无法活下去的时候,上帝也是不介意一个人的毁灭的。不过这仍然不能为解开巴迪自杀的原因提供一个清晰的理由。结尾的时候是晚上,巴迪躺到了事先准备好的坑里,等待着死,等待着活……这时屏幕一片漆黑,持续了一段时间,影片结束。巴迪有没有死?那个老人有没有来实践诺言呢?我们不得而知了,这又是一个悬念。影片用了留白的艺术手法,变封闭式的明确表意为开放式的自由诠释,给予观众以无尽的思考空间,极大的扩展了影片的表现范围。充满问题并不是一种失误,而是展现了导演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这部影片的导演是阿巴斯。阿巴斯被西方媒体赞誉为“90年代世界舞台上出现的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他的创作整体影响着伊朗电影的发展,这部影片更是阿巴斯的集大成之作,一举摘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编辑本段]精彩对白
  士兵:麻烦?什么麻烦?我不想这样做。太晚了……我想回去了。我不想被牵扯进这样的事情里。
  巴蒂先生叹了一口气,转身看着那个土坑。然后他又叹了一口气,转身向士兵,耸耸肩。
  巴蒂先生:你不想朝这个坑里填个锹土?现在,我真的需要你,否则我不会求你的……你想让我求你吗?你想吗?
  士兵:噢,不,您凭什么求我?
  过了一会儿,可以听到风声。
  巴蒂先生:那是为什么呢,是“有需要”吗?“帮助”人是什么意思?“帮助”人并不是非得要报酬的,可是我还是给你钱的……我帮助你……你不是需要钱吗?不是这样吗?
  士兵:是吗?二十万,这还不够吗?
  士兵:不是这个意思……我是不想为您做这件事……不是钱的问题。
  巴蒂先生转身看了一眼那土坑,然后转向士兵。
  巴蒂先生:你就不能向坑里填个锹土吗?
  士兵:不是不能……可是我不能向人身上填土,不能把土撒在人的脑袋上。怎么能朝人身上撒土呢?
  士兵:是。
  巴蒂先生:要是你明白的话就下车,过来看看……你明天早上6点再来这里的时候……你的兵营是在那边不是吗?从兵营到这里只用20分钟就行了……你叫我两次:“巴蒂先生!”要是我回答,你就抓住我的手把我从里面拉出来。你就能得到那笔钱。要是我不回答你……你下来。你下车!下来,到这边来看看!真主让我需要你,可是你却不想帮助我!你不想帮助我吗?接你不会去埋活人的!现在,人们在这里埋葬了……几十个人。就在我们谈话期间,人们已经埋葬了好几十个人。你从来没有见过掘墓人吗?
  巴蒂先生的右侧近景,他看着路面,双眼饱含泪水。
  神学院学生:好吧,我理解您。不过,自杀可不是件好事,因为根据《圣训》……我们的12个伊玛目(指某些伊兰国家元首的称号或伊斯兰教教长——译者)以及《可兰经》都批评了自杀行为,认为人是不该自杀的。……人的身体是神赋予的。人不应该折磨自己的身体。我理解您,可是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自杀都……
  巴蒂先生:你说得对……可是,我跟您说过……我不需要说教。要是想听说教的话,……我就去找一位已经完成学业的、经验更加丰富的人来对我进行说教。我只是请求您用您的双手帮我一个忙。
  神学院学生:我这双手是为执行神的正义之举的。而您想做的事情……我感到不是正义的。
  巴蒂先生:我知道自杀是一种重大的罪孽。……可是,活得不幸福也是一种罪。当人活得不幸福的时候,他就会给别人带来痛苦,这难道不是罪孽吗?给别人带来痛苦,这不是罪孽吗?给家庭带来痛苦……给朋友带来痛苦……给自己带来痛苦……这难道不是罪孽吗?我给你带来痛苦,这不是罪孽,而我要自杀,这难道是罪孽吗?
  神学院学生:您说得对,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带来痛苦确实也是一种罪孽。
  巴蒂先生:我认为神是宽厚的,他如此伟大,以致于不忍心看到他的造物痛苦。上帝是如此宽厚,他不可能强迫人活着。这就是为什么他赋予人这种可能性的原因。你从来没有考虑过人生的意义吗?


播放地址:http://hd.ku6.com/show/MIXdfHd1v0XxJ1kN.html

返回页首  留言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