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閣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您没有登录。 请登录注册

[jazz人物]Toshiko Akiyoshi

向下  留言 [第1页/共1页]

1[jazz人物]Toshiko Akiyoshi Empty [jazz人物]Toshiko Akiyoshi 周二 十二月 15, 2009 11:22 pm

afanart

afanart

  爵士乐的世界里,黑人无疑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种,而白人世界虽然也出有像斯坦盖茨(Stan Getz)、比尔•埃文斯(Bill Evans)、查特•贝克(Chet Baker)这样绝对腕中腕的人物,但是和人多势众的黑人音乐群体相比,自然也只能是甘居第二人种了。至于黑头发、黄皮肤的东亚人顶多只能算个游离于爵士世界的边缘人种,即使是拥有爵士乐消费巨大市场的日本,似乎只要是一提及和爵士乐有点关系的人时,首先想到的也只会是像村上春树这样用文字“拨弄”音乐的纸上谈兵者。当然了,好的音乐家还是有的,用双手十指历数下来,秋吉敏子(Toshiko Akiyoshi)就是首当其冲的一位了。
   当然认可还是得通过黑人来完成,第一个认可秋吉敏子钢琴技艺的就是加拿大的那个“死胖子”奥斯卡•彼得森(Oscar Peterson),也许他本人并没有意识到就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他和诺曼格兰茨(Noman Granz)的访日之旅,会促成一个日本的钢琴手成为史上第一个得到世界认可的东方爵士音乐家。而这种认可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呢?其实还是西方模式的,毕竟是人家的东西,即使东方人来玩,也总归必须在条理以内获得他人的赞许,而秋吉敏子的标准就是巴德•鲍威尔(Bud Powell),甚至有时候将他们两人的录音间隔着放时,你会听到两者之间同样的灵巧和相似的流畅。
   做为一个“大乐队”(Big Band)的领军人,秋吉敏子历来是因为其女性的身份而成功驾驭16人的编制而多少引起人们扶弱式的关注的,再加上她来自东方的古国,就更让她身上多了一种神秘的味道,不过,在我听来,真正能引进我对这位女钢琴家关注的倒还是她指下略带青涩和敏感的小女人情结,忽而愁结多思、忽而醉甜可人,旋律的行进中颇有种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宿命情结。《The Toshiko Trio》就是一个静心聆听秋吉敏子琴声的好机会,这张专辑录制于1954年至1955年间,虽说小编制的乐队并非是她的强项,但对于此时刚刚在美国Berklee音乐学院系统学习了一段时间爵士乐的她来说,以三重奏做为一次小试牛刀倒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形式。
   不过,初听这张Mono专辑时,还是感到有些不习惯的,我想当一个爵士乐迷会有天选择听秋吉敏子时,想必也早就有了一双浸淫于爵士乐多年的金耳朵了,历来听乐者似乎都只有由简及繁和由低及高这样的过程,而反之而行时就往往会有些不自然了,初听这张专辑让人感觉不适也是这个道理,音符的颗粒总是不够饱满,旋律的变化也总显得有些生涩与苍白,但抛却这些表面技术上的分析,或者再抛开演奏者当年还不到30岁年纪这样的同情分不说,这张专辑内核的东方情结却还是叫人印象深刻的。当然你得慢慢听,就像对待你生命中的女人一样,对待秋吉敏子的这张三重奏你也应该具备足够的耐心,反正不到36分的唱片总用时也不算太长,而我正是在等待第三遍时才进入状态的,起点正是在第三曲《Kyo-Shu(Nostalgia)》,浅淡的东方情结终于被琴声拎了出来,放下了对极速的追求,思乡的意念也于纤细的指间缓缓流出,如一注清泉、如一段往昔,若有若无的镲片声更像是风声或叹息,无助的呻吟着,寥寥几笔,却早已是悠然见南山,女性化的笔触除了让音乐更多一种软绵绵的惬意之外,更在乡愁的韵律上多了一种思夫般的缠绵情愫,如果要说与众不同,这就是秋吉敏子的与众不同之处。
   专辑的主调还是“波普”(Bebop)式的,有了《Kyo-Shu(Nostalgia)》打底,一切开始变得明朗,耳朵也开始抛离病态状对极速的渴求,随意就好,《Homework》里的青涩竟也在此处显出一股子隽永的况味来。而到《Blues For Toshiko》时,甚至可以忘了秋吉敏子演奏首曲《Between Me and Myself》时的拘谨与小家子气,于是“摇摆乐”(Swing)的魂灵也开始漫步而来,“一切就像是电影,比电影还要精彩”,至此喜欢上秋吉敏子,也就不算是一件多难的事了。
   当然,最重要的你要记住一点,秋吉敏子永远是一杯东方式的茶,千万别用喝酒的心情去聆听,那样的话,可能还是会叫你失望的。


返回页首  留言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